【流氓夜话】人民日报两篇文章,读后有感
4.11,凤凰资讯转载了人民日报两篇文章,一篇老调重弹,一篇竟然颇有新意。一、人民日报:看病难具有普遍性 国外看病也不易
老调重弹。
我们天天生活在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里,看到的都是,我们幸福无比,而全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有的好东西,外国没有,比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有的不好的东西,外国全都有,比如,看病难,看病贵。
人民日报文章大意是,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全世界的普遍难题,连我们向往的天堂美国都有,更不用说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有的比我们还厉害。
洗地。
人民日报是一个职业清洁工,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清洁工。上次(咦好像没事了?)茂名3.30避谣,弄一张老坦克照片打头阵。这个就算是谣言,不用你避也没几个人相信啊,洗地认真点好不好?老这么弱智,估计也会被主子尅,你看下面这另外一篇就颇有新意。
二、人民日报:要将社会的热点变为跃升的拐点
这是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深化改革的系列评论的最后一篇,先看几段原文: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那么热点就是改革的重点。善于通过热点把握真实民意,勇于解决问题为改革深化破题,我们就能将社会的热点变为跃升的拐点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那么,热点就是改革的重点。今天,无论是“房价低一点”的心声,还是“舌尖更安全”的呼唤;无论是医患纠纷引发的热点事件,还是空气污染等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无不牵涉复杂的经济社会利益,包含更为多元的社会期待。正因如此,擘画新一轮改革蓝图时,中央再三强调,必须“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如何从社会热点出发,读懂并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社会公益、政府公信,决定了改革能否有效推进、是否契合民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八项规定”转变作风到“打虎拍蝇”利剑挥出,从“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到教改医改稳步推进,正是勇于面对矛盾难题,积极解决热点问题,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起来,不断提高着人们对政府治理的满意程度,不断提升着人们对深化改革的信心指数。
奇文共欣赏:
1、有新意吧?首先,题目就煞费苦心,或许现在还在自慰:神来之笔吧,吸引眼球吧?可以上八卦杂志吧?热点变拐点,坏事变好事。
2、“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那么,热点就是改革的重点。”后面一截,也就是下半身,还好理解,也是对的。那前面一截,也就是上半身,通不通,都还要请语文老师来评判,更不要说,内含的逻辑了。貌似时代的口号,应该是前瞻性的的吧?马后炮也能算时代的口号?屁股决定脑袋。猪嘴吐不出象牙。
3、正视热点问题,解决热点问题,肯定是对的,但只是一种纠错而已。最多算亡羊补牢,值得这样心情激动山呼万岁吗?
热点问题怎么来的?都是像马航,突发的吗?我们看看人民日报文中所述热点,房价,地沟油,医闹,雾霾,腐败,单独二孩,哪一个不是积重而至难返?以前做错了,而且一错再错,才变成热点焦点,现在理所当然要来解决,除非不想混了,要欢呼吗?要反省,深刻反省。为什么不在萌芽状态解决?一定要让人民忍受无数的苦痛煎熬才来重视吗?一定要让国家承受巨大的灾难国将不国才着手解决吗?一定要付出更大的行政和经济成本才去解决吗?如果说现在能够解决,为什么以前不能解决?猪,一定要养肥了再杀吗?
你这么激动,现在就解决了吗,或者说看到了解决的曙光了吗?就说文中所说的几项成绩吧。八项规定,以前没有类似规定吗?四菜一汤怎么变成四盆一浴缸的?打虎拍蝇,活塞式运动反腐,高潮能有多久?单独二孩,本来就要全面放开的,现在还说要结扎,你到底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了抓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以便寻租?
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性的问题。到底如何加强自我修养,到底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至今八字还没有一撇,你以为白日做梦就可以了?
2014.4.13于深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