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回复: 0

【风青杨时评】一年3000亿公款吃喝为何屡禁不绝?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2024-10-10 10: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款饭局每天82万个1年3千亿谁买单?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在某些官员看来,请客吃饭则是他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全国一年的公款吃喝会吃掉多少钱?2012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曾提交《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建议》中提到,2012年全国公款吃喝的开销已经达到了3000亿元。按平均每个饭局花费1000元计,每年大约有3亿个公款饭局,平均每天有超82万个公款饭局。(新京报)


  尽管公款吃喝每年数千亿,一分一毫都无疑是民脂民膏。但却一直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为何?从根上来说,因为在相当多的官员的脑子里,公款消费理所应当、天经地义。加之长期以来在制度及制度的执行上对公款消费缺少应有的制约与监管,使得许多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挥霍公款如同囊中取物,随心所欲。


  比如:在财务上都可报销,即使自己单位报不了也可让下属单位或私企老板报销,因为架不住许多消费都“有人招待”。结果是,公权力成了公款消费的最大保障,用公款满足私务或私欲之事比比皆是。当今公务员成了职场上公认的“肥差”,每年数十万、近百万人趋之若鹜地报考,一个职位数千人争报的情形频频出现。一些人看中的恐怕不仅仅是公职的稳定性,还有其中尽人皆知、难以计算的诸多“好处”与油水。


  不可否认,随着“八项规定”及各种配套制度的出台,公款吃喝像是逐渐风轻云淡。但这绝非从根本上刹住了“吃喝风”。君不见,风和日丽的背后,是乌云暗涌,是各种新招粉墨登场,抛出新的“高招”。如今,高档饭店惹眼,已鲜有人问津,“农家乐”成了“世外桃源”,机关食堂里也“别有洞天”!公款吃喝战场的转移,也宣示这这场战役远没有结束。


  至于为何有人对中央的严格规定视而不见?追根溯源,一方面,所吃的不是自己的钱,买单的都是纳税人。另一方面,心存侥幸只要不贪污,吃多点、喝多点没什么。相反在“潜规则”下,吃的账单越大,越有面子,被招待者则越高兴,如果被招待的是上级,更是能吃出某种关系来……这也说明,运动式的行动难以施之长远,唯有从制度上想办法,才能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


  实际上,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官员明目张胆用公款吃喝的现象并不算多,其中的关键一是政府预算支出公开透明,另一条则是对嘴上腐败有严刑峻法。而对比中国的现实,这两点我们都做得很不够。虽然中央早要求各部委、省市区将三公公开,但一年过去了,仍有三分之一的部委未公示三公经费,地方就更糟糕。至于处罚公款吃喝的力度,过往事实一再让人们看到,即便查获了公款吃喝现象,最后的处理结果基本都是无关痛痒的“费用自理”“做检讨”之类的。


  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借鉴一下国外的做法。记得多年前,瑞典副首相莫娜购物时借用了政府为其提供的信用卡,尽管后来将钱还回去了,但经媒体揭露后,她仍然不得不辞去现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应朋友之请乘游艇度假,被媒体知道后紧追不放,巴罗佐差点因此下台;德国前央行行长威尔特克带着老婆孩子在柏林超豪华酒店阿德龙住宿4天,花销7661欧元。按规定,他本人可因公务报销两晚上住宿费,其余费用应由他自己支付。结果整笔费用都由德国央行属下的德累斯顿银行埋了单。此事曝光后轰动全国,威尔特克不得不离开年薪35万欧元的德国央行行长职位……


  显而易见,如果我们的公共监督也能这样具有“威慑力”,再辅以刚性的制度,公款吃喝顽疾也不难根除。若要动真格,就可以像整治醉驾一样整治公款吃喝。一年3000亿的公款吃喝开销,把真金白银化作酒肉穿肠而过,和将现金直接收入囊中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公款吃喝这种挥霍和浪费大量国家资财的行为,也属于非法侵占行为,本来就是变相的贪污。既然公务接待中的问题带有一定的隐蔽性,易形成“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局面,那就交给法律好了。


  只要公款吃喝坚持长期以来的非罪化,那么官员就会一直认为“吃点喝点不过是区区道德问题”,许多公众也会误认为官员吃喝只不过是一种道德问题,这种纵容使公款吃喝日益固化一种腐败亚文化——“一不贪污二不受贿,吃点喝点算不了什么”,公众觉得见怪不怪,官员觉得无可厚非。


  换句话说,只要不把公款吃喝看成是犯罪,官员们就能打着公费消费的旗号敢理直气壮、有恃无恐地吃喝,变着法地吃喝;不把公款吃喝看成是犯罪,对公款消费的预算就会宽宽绰绰,使官员们有钱吃喝甚至到了年底要“突击吃喝”;不把公款吃喝看成是犯罪,监督监管就会“缺位”,不愿管甚至不敢管,成为不捉老鼠的“睡猫”…… (文/风青杨 微信号:fengqingyang8964)


  版权声明

  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报纸杂志用稿需微博私信取得授权。侵权必究法律责任!

  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youyou52011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风青杨微信:fengqingyang8964

  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使用者请搜索并关注:风青杨时评(手机订阅帐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活观察

GMT+8, 2024-11-23 23:40 , Processed in 0.0321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